日期:2023/09/21 09:09 來源: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
字號:[大][中][小]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貫徹落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大會精神,9月20日甘肅省“道德模范走進高校”基層巡講啟動儀式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qū)舉行。甘肅省文明辦副主任孫麗,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曹愛輝,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安俊堂,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思政處處長焦鵬寧,以及巡講團成員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葛莉娜、陳忠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商思秋,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賈載瑞、王斌、潘從明,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竇蘭英事跡宣講員屈鑫,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陳宗新事跡宣講員陳夢雪參加此次活動。
曹愛輝在致辭中對各位道德模范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蘭州大學歷來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來抓,涌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有力地引導我校師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爭先創(chuàng)優(yōu),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道德引領和精神動力。他指出,甘肅省文明辦將“道德模范走進高校”啟動儀式放在蘭大舉辦,既是對學校工作的鼓勵,也是對學校的鞭策。希望同學們以各位道德模范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學習道德模范,弘揚社會正氣,樹立道德新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奮斗。
在宣講環(huán)節(jié),“信義奶奶”竇蘭英歷時七年堅持替女兒還清12萬元債務的故事;葛莉娜16歲痛失雙親,歷盡磨難、頑強拼搏為弟弟妹妹撐起一個家的故事;陳宗新一家四代數十年如一日守護紅軍烈士墓,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紅軍忠魂,更讓烈士精神代代相傳的故事;王斌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勇救6條生命的故事;陳忠祥38年如一日錘煉技術,從毛頭小伙變成“大國工匠”,用實際行動守護鐵路設施的故事,一一呈現在與會同學們面前,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
宣講結束后,同學們積極分享感悟和體會,現場氣氛熱烈。來自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的同學表示,這是一個強調責任感的年代,這些道德模范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詮釋了責任和擔當,她也希望自己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到這份堅定的責任感,在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工作中堅持下去。
省文明辦、省教育廳、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農業(yè)大學、甘肅中醫(yī)藥大學、蘭州文理學院、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等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活動。
【拓展閱讀】
竇蘭英事跡簡介
竇蘭英,女,漢族,出生于1949年5月,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zhèn)隆暢社區(qū)居民,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
她是一位命運多舛卻又堅強倔強的老人。36歲時,竇蘭英丈夫因肝癌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她打零工、當保姆,獨自承擔起撫養(yǎng)兩個年幼女兒和照顧年邁婆母的家庭重擔。57歲時,竇蘭英的大女婿拋下還在坐月子的妻子和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離家出走??粗钷讚呐畠汉涂蓱z的孫女,竇蘭英拿出全部積蓄買下一套房,跟女兒、孫女一起過日子??晌萋┢赀B夜雨,2013年,女兒韓建民因直腸癌不幸去世,留下7歲的孩子和12萬元的外債。許多人看著年邁的老人獨自拉扯小孫女生活不易,想著不再提債務的事了,竇蘭英卻做出了意想不到的決定:替女還債!她用孫女的舊田字格本做了個小賬本,把女兒看病所欠的賬目全都一筆筆羅列出來。
從此,60歲的竇蘭英四處當保姆、打零工,撿廢品賣破爛,矢志不渝替女還債。每還完一筆債,竇蘭英就在債主名字旁邊打個小勾。7年時間里,在老人努力下,12萬元債務全部還清。
生活的磨難,沒有摧垮竇蘭英老人的信念,她將失去女兒的痛,化為替女還債的愿,不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誠信”真諦,也將誠信的火種散播開來。她把別人的每一份關懷都化作生活的動力,用自己的真心去回報,成為了鄰里街坊心中的“信義奶奶”。
葛利娜事跡簡介
葛莉娜,女,漢族,199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周家鎮(zhèn)喬坡村二組村民,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2012年,她的母親因肝癌救治無效去世。100天后,受傷癱瘓在床的父親,又因悲傷過度去世。當時,葛莉娜16歲,妹妹6歲、弟弟3歲。親戚們商量將弟弟、妹妹送給叔伯撫養(yǎng),讓葛莉娜繼續(xù)完成學業(yè)。但葛莉娜為了給弟弟妹妹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毅然放棄了學業(yè),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
為了給父母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三間磚房里面除了一席炕,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為了盡可能照顧好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邊打工邊學習做家務,每天早晨5點多起來收拾、做早飯,中午一放學就急急忙忙趕回家做飯,晚上還得輔導弟弟妹妹功課,洗洗涮涮,每天都只能休息5、6個小時……
11個春秋,她用柔弱的肩膀扛下了生活的苦難,用愛和擔當為弟弟妹妹撐起一個溫暖的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普通農村女孩堅強勇敢、吃苦耐勞的崇高品質,譜寫了一曲當代青年女性自強不息、勇挑重擔、不離不棄的時代贊歌。
王斌事跡簡介
王斌,男,漢族,197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隴南市武都區(qū)外納鎮(zhèn)外納村村民。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
2020年8月,隴南遭遇特大暴洪災害,武都區(qū)外納鎮(zhèn)外納村河堤多處決口,參與搶險作業(yè)的一臺挖掘機突然側翻,車上6人連同落水,瞬間被洪水沖得四散,其中1人被江水沖出100多米。危急時刻,王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孤身一人跳入裹滿泥沙、湍急的江水中,足足用了20多分鐘才拖拽著體重170斤的落水者游到江中沙梁處歇腳。此時,他已累得體力透支。面對橫在眼前10多米寬的洪流,王斌抓住一根從江面漂來的塑料管,將落水者牢牢綁在自己身上,再次趟入洪流使出渾身力氣游向江邊。落水者上岸后,他顧不上休息,轉身再一次跳進了兇猛的洪水中。最終,在消防隊員和岸邊群眾的通力合作下,6名落水者全部被營救上岸。
危急關頭,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993年6月,年僅18歲的王斌就在白龍江外納段勇救村民周克勤。1996年7月,在外納村原魚塘里成功救起周貴林。2013年7月,再次成功救起何家山人何老五。王斌同志的一次次見義勇為,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贊同和肯定,彰顯了高尚的道德品質。
陳忠祥事跡簡介
陳忠祥,男,漢族,196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定西工務段隴西橋隧車間橋隧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他是全國鐵路系統(tǒng)唯一一個以橋隧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全國鐵路系統(tǒng)唯一的橋隧工首席高級技師。中國鐵路總公司專業(yè)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三十九年如一日,將一生奉獻給中國鐵路建設事業(yè),被譽為鐵路行業(yè)的橋隧專家。他潛心鉆研鐵路橋隧專業(yè)知識,矢志攻克技術難關。有19項技術革新成果獲獎,為企業(yè)創(chuàng)效數百萬元。他將K型分開式扣件損壞率從20%降到3%,修正了部頒標準相關條文。他研發(fā)了高速鐵路橋梁支座“快速檢測尺”,填補了相關工藝空白,極大地提升了高鐵橋梁的科學管理水平。
他堅守“匠心”,樂于技能傳承。編寫出版《橋隧維修作業(yè)技術標準》及技能作業(yè)指導書10余冊。為蘭州鐵路局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近千名,其中:橋隧高級技師、技師130多名,局級以上“技術能手”60余名。多篇論文在《中國培訓》等刊物發(fā)表,其中一篇論文獲中國鐵路總公司“一等獎”。
賈載瑞事跡簡介
賈載瑞,女,漢族,198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省平涼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靜寧公路段高級工程師,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事跡。
她熱愛公益事業(yè),常年照顧93歲的馮總領和賈桂珍兩位老人。每個周末,賈載瑞都會去幫兩位老人換洗衣物、晾曬被褥,做頓可口飯菜,儲備好一周的食材,記錄好老人急需補充的日常用品和藥品,這一幫就是11年。同樣,她把這份關懷也給了9歲的何博文。何博文3歲喪父,母親患有精神疾病,賈載瑞多方奔走,幫助何博文辦理了福利院入院手續(xù),并經常去陪他讀漫畫書、輔導作業(yè)、做游戲。何博文曾說“我感覺賈媽媽就是我的真媽媽”。
她積極投身志愿服務行動,每逢高考,她都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提供愛心送考、道路指引、維護秩序、愛心贈餐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務活動。2020年高考期間,受疫情影響很多考生吃不上飯。她就組織人員幫助解決就餐困難,每天三頓飯菜準時免費送到需要的學生手中。她還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守門測溫、入戶摸排、定時消毒,為群眾買菜買藥、投送快遞等等,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居民困難。
近年來,她先后參與公益活動40余次,與其他志愿者為靜寧縣福利院25名孤兒送去“溫暖箱”,總價值累計達28.5萬余元。個人先后向甘肅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靜寧縣紅十字會捐款5萬余元。
陳宗新事跡簡介
陳宗新,男,漢族,群眾,1963年出生,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龍渠鄉(xiāng)新勝村村民。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祁連山北麓的龍渠鄉(xiāng),曾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浴血奮戰(zhàn)的地方。在這片紅色土地上,陳宗新祖孫4代84載續(xù)“守”紅軍烈士墓,是重信守諾,亦是民心所向,更是人民群眾對紅軍戰(zhàn)士、對中國共產黨植根心底的深厚情誼和擁護愛戴。
1937年1月的一個傍晚,一支300多人的紅軍騎兵隊伍被國民黨馬匪軍包圍在白城子村,終因孤軍奮戰(zhàn),300多名紅軍戰(zhàn)士壯烈犧牲。戰(zhàn)斗結束后,村民陳德寶望著戰(zhàn)后的慘景,內心悲痛不已。憑著“不能讓好人暴尸荒野!”的樸素的念頭,陳德寶冒著生命危險,將烈士們的遺體合葬在自家房屋旁,從此成了紅軍烈士的守墓人。
1952年,陳德寶老人去世,他的兒子陳榆林成了第二代守墓人。為了方便守墓,陳榆林決定把家搬到紅軍墓旁一個獨立的院落,親戚們都勸說讓他搬到居民點去,可以互相有個照應,但他卻說:“這兒離烈士地近,方便守護”,直到現在,他們一家仍然居住在那里。
商思秋事跡簡介
商思秋,男,漢族,1964年7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一條山鎮(zhèn)泰玉路社區(qū)居民。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商思秋退伍不褪色,多次不顧自身安危,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在引黃大渠里勇救落水人,是守護生命的“退伍老兵”。
2011年7月,一對父子不慎滑入大渠。商思秋聽到呼救聲,沒有絲毫猶豫,急忙起身沖出家門,及時將落水父子救上岸。這是他第一次救人。此后,他就特別留心大渠和周邊的動靜,隨時準備著救護落水者。
2012年4月,3個小孩掉入大渠。當時的商思秋因車禍導致胸椎骨骨折,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但當他得知險情后,還是立即奔向大渠,一個人奮力把3個孩子全部拉上岸來,累得口吐鮮血,妻子看到后心痛地直掉眼淚。
2015年7月14日中午,商思秋聽見外面呼喊“救命”,又一次奮不顧身沖出去救人。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商思秋先后三次下水救人,經過一番艱難搜救,最終找到落水學生拽上渠沿,并對其中一名已經昏迷的學生實施心肺復蘇,最終,孩子終于醒過來。
12年的時間,商思秋共挽救過14條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給他人帶來重生的希望,是商思秋在危機時刻的選擇。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和行動,譜寫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正氣歌。
潘從明事跡簡介
潘從明,男,漢族,1970年9月生,中共黨員,黨的二十大代表,貴金屬冶煉特級技師、有色冶金正高級工程師。西北地區(qū)首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線產業(yè)工人。第八屆甘肅省道德模范事跡簡介
他能準確把控萬分之一的精準度,從銅鎳冶煉“廢渣”中同時提取8種以上稀貴金屬;發(fā)明的“鉑族金屬顏色判斷法”, 僅憑溶液顏色就能準確判斷99.99%產品純度,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大國工匠”欄目向世界同行推廣。
參加工作27年來,他扎根生產一線,從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高技能的大國工匠,先后承擔國家和?。ú浚┘壷攸c科研項目9項,完成創(chuàng)新項目228項,擁有國家授權專利39項,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21篇,主創(chuàng)的“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于201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累計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11.78億元。他還致力于各類貴金屬一、二次資源物料清潔、環(huán)保、高效處理技術及裝備的研發(fā)與應用,改變了我國貴金屬冶煉長期依賴國外技術的局面。
他充分發(fā)揮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的優(yōu)勢,將 “絕技、絕活”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同事,并編纂30余萬字的培訓教材資料,先后培養(yǎng)貴金屬冶煉人才200余名。